處世無如為善好;
傳家惟有讀書高。
——清·佚名撰(見《名聯匯選》)
這是清代流傳下來,某個人家祠堂里,被當作“家訓”傳承的聯語。
與人為善,即是與己方便。作為勉勵后代的家訓,祖輩們最希望子孫奉行的,還是向善之心、忠厚之道,就像另一副流傳甚廣的古聯:“向陽門第春常在;積善人家慶有余”,所慶幸的非富貴顯赫,而是一份安心。
明代蔣淦,在嘉靖一朝履任要職,退隱后,書“為善最樂;寡過未能”一聯警醒自己和家人!盀樯谱顦贰,語出《后漢書·東平憲王蒼傳》,“日者問東平王,處家何等最樂?王言為善最樂!薄肮堰^未能”也是成語,《論語》記載,“夫子欲寡其過而未能也”。是說蘧伯玉派人來問候孔子,孔子問他:“你們家先生近來忙些什么?”來人回答:“我們家先生近來總想少犯些過錯,但總覺得做不到!钡葋砣俗吆,孔子對來人大加贊許。在孔子看來,蘧伯玉能道德自律,來人既贊許了主人,又在孔子面前謙遜地說“做起來困難”,回答得智慧妥帖,孔子自然稱許。
寡過難,為善難,難在自律。這讓人又想起徽州祠堂里一副很有名的對聯:“幾百年人家無非積善;第一等好事還是讀書!痹谡劦綖樯茣r,前人總是和讀書相聯系,或許因讀書可以明是非,知善惡,而后幫助自律。所以古人又有一聯:“教子課孫完我分;讀書為善做人家!
上篇:
下篇:
主辦單位:甘肅省總工會 版權所有copyright www.hyct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東郊巷26號 郵編:730000 隴ICP備16000114號
設計制作 宏點網絡
建議使用IE瀏覽器,IE8~IE10版本1280*768分辨率,16位以上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