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臨澤縣總工會深入貫徹落實省總工會《關于印發工會戶外勞動者服務站點規范化建設工作方案(2020-2022年)》的通知精神,堅持“工會主導、社會參與、共建共享、務實高效”的工作思路,本著一切從實際出發、尊重職工群眾需求的原則,聚焦環衛工人、外賣送餐員、快遞員、出租車駕駛員等戶外勞動群體,針對他們“吃飯難、喝水難、休息難、如廁難”等實際問題,因地制宜,積極整合多方資源,不斷推進工會戶外勞動者服務站點建設,呈現出起步快、選址佳、服務實的特點。截至目前,采取共建、聯建等方式,投資27.6萬元先后建成戶外勞動者驛站11家,累計服務戶外勞動者群體1.2萬余人次。
加強領導,周密安排部署。將戶外勞動者服務站點建設納入工會總體工作同部署同推進,建立健全責任清單,全面壓實工作責任,主要領導親自帶頭研究謀劃,在服務站點建設原則、建設方式、建設標準、運行管理、評價考核監督等方面做出具體工作要求,定期跟蹤服務站點建設進度。按照“試點先行、以點帶面”的原則,扎實推進戶外勞動者服務站點建設工作。積極協調社會慈善機構、社區、政務服務中心等單位支持、參與站點建設,為更好推進服務站點建設提供了基礎保障。
嚴格選址,科學規劃建設。年初,按照建設計劃,綜合考慮區域位置,按照“因地制宜、臨街靠路、就近便利、依托基層、按需配置”的原則,深入實地調研論證,嚴格篩選建設場所,全面掌握各備選站點所覆蓋勞動群體類型、數量及范圍,真正做到情況明、底數清,為戶外勞動者驛站建設科學合理選址、精準謀篇布局提供有力的數據支撐。充分遵循少投入、好管理、可持續的工作原則,整合社會資源,依托政務(便民)服務大廳建立服務站點5個,依托社區紅色先鋒驛站打造服務站點5個,聯合民政局依托社會公益組織打造服務站點1個。
精心布局,完善基礎設施。每個驛站均按照“六有”標準(統一的標識名稱、合理的站點布局、健全的服務設施、完善的服務功能、規范的管理制度、地圖查詢功能)進行建設。驛站內配備沙發、桌椅、微波爐、空調、飲水機(燒水壺)、工具箱、報刊架、雨傘、應急醫藥箱、手機充電器等設施設備,重點解決戶外勞動者在飲水、就餐、避雨防暑、如廁、休息等方面的實際問題,保證戶外勞動者“吃飯有桌椅、渴了能喝水、熱了能乘涼、冷了能取暖、累了能休息”。
加強宣傳,提升驛站影響力。各站點均配備電子職工書屋閱讀卡、不定期為站點配送工人日報、甘肅日報、甘肅工人報、張掖日報等黨報和工會業務類報刊,并開通免費WIFI。同時,通過報刊、電視、網絡、微信公眾號等載體,大力宣傳戶外勞動者驛站創建的目的意義、服務項目、創建成果等內容,切實讓廣大戶外勞動者和社會各界知曉服務站點建設的現實意義和積極作用,使戶外勞動者有需求時“找得到”“能進來”。
貼心服務,提升戶外勞動者幸福感。在解決戶外勞動者喝水難、吃飯難、休息難、如廁難等問題的基礎上,不斷拓展服務載體,豐富服務內涵,延伸服務鏈條,融入勞動保障法律服務和心理健康知識普及教育等特色服務,聘請法律顧問和心理咨詢顧問為勞動者提供免費、優質、高效的法律咨詢、法律援助、心理關懷和疏導。充分利用端午、中秋等各類節慶日,組織開展座談交流、免費義診、夏送清涼、冬送溫暖等暖心服務活動,不斷提升戶外勞動者的幸福指數,使驛站真正成為戶外勞動者的愛心驛站、休憩港灣。今年,縣總工會為各驛站配置防疫物資6000余元,召開“送溫暖”“送政策”交流座談會5場次。
規范管理,健全運行機制。積極與共建單位協商,每個站點確定一名工作人員,負責做好站點正常的運營管理和設備維修,及時為站點補充日常消耗物品,確保各站點配套設施正常使用。積極發動社會公益機構、愛心企事業單位,為站點添置必要設施、設備和宣傳資料,支持驛站建設,共同助力服務于戶外勞動者。公示公開12351職工維權熱線,積極受理社會面提出的意見、建議。建立驛站管理督查制度,不定期對驛站日常運行、服務、管理等情況進行督查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督促整改,確保驛站高效有序運轉。
上篇:
下篇:
主辦單位:甘肅省總工會 版權所有copyright www.hyct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東郊巷26號 郵編:730000 隴ICP備16000114號
設計制作 宏點網絡
建議使用IE瀏覽器,IE8~IE10版本1280*768分辨率,16位以上顏色